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怎么判断是不是慢性骨髓炎

2025.07.23 08:36

慢性骨髓炎可通过长期局部红肿热痛、反复流脓或窦道形成、影像学显示骨质破坏与增生并存、病程超过一个月、实验室检查提示持续炎症反应进行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局部红肿热痛:慢性骨髓炎患者病变部位常出现持续性红肿,伴随局部温度升高及压痛,症状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疼痛在活动或夜间更为明显,常规抗炎治疗仅能暂时缓解。

2.反复流脓或窦道形成:病灶区域可能形成窦道,长期排出脓性分泌物,窦道口周围皮肤色素沉着或瘢痕化,脓液培养可检出致病菌,窦道可能暂时闭合但易复发。

3.影像学显示骨质破坏与增生并存:X线或CT可见骨质不规则破坏伴周围硬化,骨膜反应呈层状或葱皮样,MRI能显示骨髓水肿及软组织脓肿,晚期可能出现死骨形成。

4.病程超过一个月:急性骨髓炎未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病程迁延数月甚至数年,症状时轻时重,长期不愈导致骨质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

5.实验室检查提示持续炎症反应: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但C反应蛋白和血沉持续偏高,脓液培养有助于明确病原体类型及药物敏感性。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避免误诊或漏诊。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影像学及炎症指标,注意观察症状变化,防止病情恶化或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