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慢性骨髓炎是骨癌吗

2025.08.11 14:18

慢性骨髓炎并不是骨癌。慢性骨髓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髓炎症,通常是由于骨折、手术或其他创伤导致的感染所致。与骨癌不同,骨髓炎主要是感染性疾病,而骨癌则是由骨组织中的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恶性肿瘤。

慢性骨髓炎的病因通常与细菌感染有关,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细菌。感染可以通过开放性骨折、手术后的并发症或血液传播等途径进入骨髓。慢性骨髓炎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发热、红肿以及可能出现的脓液排出等。由于感染的持续存在,病变可能会导致骨组织的破坏,形成骨缺损或骨脓肿,严重时甚至可能需要手术清创或截肢。诊断通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MRI,以及实验室检查来确认感染的存在和性质。

在治疗方面,慢性骨髓炎通常需要结合抗生素治疗和外科干预。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感染的细菌类型和药物敏感性进行调整,治疗周期可能较长,通常需要数周到数月不等。外科手术可能包括清创、引流脓肿或修复骨缺损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创口感染,同时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慢性骨髓炎的康复过程可能较为漫长,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骨骼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在了解慢性骨髓炎与骨癌的区别后,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及时就医和早期干预对于预防病情加重至关重要。任何出现骨部疼痛、肿胀或其他不适的症状,都应尽早咨询专业医生,以便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