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线性骨折后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5.07.23 08:37

线性骨折后需保持患肢制动避免二次损伤、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合理补充钙质促进骨骼修复、避免过早负重防止移位、注意局部保暖改善血液循环。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患肢制动避免二次损伤:线性骨折后需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患处,限制活动范围。不恰当的移动可能导致骨折线扩大或错位,延长康复周期。固定期间应遵医嘱调整松紧度,防止压迫神经血管。若出现皮肤麻木、肿胀加剧需及时就医。

2.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骨折后2周、4周、8周需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认对位情况及骨痂形成状态。早期发现愈合不良可调整治疗方案,如增加固定时间或配合物理疗法。未及时复查可能延误处理时机,导致畸形愈合。

3.合理补充钙质促进骨骼修复:每日摄入足量乳制品、豆制品或深绿色蔬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钙磷代谢平衡直接影响骨痂质量,但过量补钙可能引发结石。维生素D需同步补充以提升钙吸收率,每日适度日照有助于体内合成。

4.避免过早负重防止移位:下肢线性骨折需拄拐分散体重,上肢骨折应悬吊保护。骨痂初步形成前约4-6周严禁提重物或剧烈运动。过早受力易造成骨折端微动,甚至需手术重新固定。康复训练需由专业人员指导逐步开展。

5.注意局部保暖改善血液循环: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骨折部位血供。可通过穿戴护具保暖,或每日热敷患处周边15分钟避开金属内固定物。良好的血运能加速炎性物质清除,为修复提供更多营养。

康复期间需密切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出现青紫或苍白提示循环障碍。疼痛持续加重伴发热需排除感染。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戒烟酒以维持成骨细胞活性。用药严格遵循剂量,避免自行服用影响愈合的非甾体抗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