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大便带黑红色血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33

大便带黑红色血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食物药物影响、肛肠疾病、血液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当这些部位出现病变,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就可能引起出血。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作用,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从而使大便变黑红色。患者可能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是溃疡引起的,需要进行抑酸治疗,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同时针对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根除幽门螺杆菌等。

2.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部位主要在小肠、结肠、直肠等。常见病因有肠息肉、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肠息肉可能因表面黏膜破损出血;结肠癌肿瘤组织破溃会导致出血;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刺激肠黏膜使其糜烂出血。下消化道出血时,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较短,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血便。对于肠息肉可进行内镜下切除;结肠癌需根据分期进行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则采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等进行抗炎治疗。

3.食物药物影响:食用某些食物或药物可能导致大便颜色改变类似黑红色血便。例如,食用大量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其中的铁元素可使大便变黑。铋剂、铁剂等药物也会有类似情况。一般停止食用相关食物或药物后,大便颜色可逐渐恢复正常。如果怀疑是食物药物引起的,可以先回顾近期饮食和用药史。

4.肛肠疾病:内痔、外痔、肛裂等肛肠疾病是引起大便带血的常见原因。内痔主要是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排便时易出血,通常为无痛性便血,血液多为鲜红色。外痔在发生血栓或炎症时可出现疼痛和出血。肛裂患者在排便时由于粪便刺激受损的肛管皮肤,会出现疼痛伴出血,出血量一般较少。对于肛肠疾病,较轻的情况可通过坐浴、涂抹药膏等保守治疗,如温水坐浴后涂抹马应龙痔疮膏;严重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血液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出血症状,包括肠道出血导致大便带血。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白细胞异常增生,同时可能伴有血小板减少等情况,导致出血倾向增加。对于血液疾病,需要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提升血小板数量,白血病则需要进行化疗等综合治疗。

如果发现大便带黑红色血,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就医时要准确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病史、饮食和用药情况等,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