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化学性肝损伤的致病原因是什么

2024.12.31 08:17

化学性肝损伤的致病原因主要有长期饮酒、药物副作用、环境污染物、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化工职业暴露。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饮酒: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大部分酒精先通过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乙醛具有很强的肝毒性,可使肝细胞内的微管和线粒体等结构受损,影响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脏脂肪堆积,引发酒精性脂肪肝,进一步发展可演变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减少饮酒量,避免酗酒是关键。

2.药物副作用:许多药物在肝脏进行代谢,某些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例如,抗生素中的四环素类,大剂量使用时可干扰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抗结核药异烟肼,其代谢产物可与肝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结合,造成肝细胞坏死。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尤其是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可能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3.环境污染物:如空气中的苯并芘、水中的重金属汞、铅等污染物可通过呼吸、饮水或食物摄入进入人体,最终在肝脏累积。这些污染物可引发肝脏的氧化应激反应,产生大量自由基,破坏肝细胞的膜结构和生物大分子如DNA、蛋白质等。减少暴露于污染环境,如佩戴口罩、使用优质的饮用水过滤器等有助于降低风险。

4.误食有毒化学物质:一些家庭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如清洁剂、杀虫剂等,如果误食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可能直接破坏肝细胞的结构,干扰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应妥善保管这些有毒化学物质,避免放置在儿童容易接触到的地方。

5.化工职业暴露:在化工行业工作的人员,长期接触各种化学原料,如有机溶剂甲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氯乙烯、丙烯腈等。这些化学物质可通过皮肤、呼吸道进入人体,在肝脏内进行生物转化过程中产生毒性中间产物,损害肝细胞。加强职业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毒面具等是必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肝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脏问题并及时干预。同时,要加深对化学性物质危害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