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硬化肝功能指标正常吗

2024.08.11 18:51

肝硬化时肝功能指标通常是不正常的。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肝脏的结构和功能会逐渐发生改变。肝脏具有合成、代谢、解毒等多种重要功能,当肝硬化形成后,肝细胞广泛受损、变性、坏死以及再生结节和纤维隔形成,导致肝脏的这些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会在肝功能检查指标上体现出异常。例如,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可能会升高;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可能会降低,导致白蛋白水平下降、凝血功能障碍;反映胆红素代谢的指标如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可能会升高,出现黄疸;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指标如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等也可能会升高。还可能出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球蛋白水平升高等异常情况。但在肝硬化的早期阶段,部分肝功能指标可能暂时表现为正常或仅有轻度异常,随着病情的进展才会逐渐出现明显的异常。而且,肝功能指标的异常程度并不一定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完全一致,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同时,即使肝功能指标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肝硬化的存在,对于有肝硬化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硬化并及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