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结核应该如何治疗

2024.12.19 20:56

胃结核的治疗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症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治疗、中医中药辅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是胃结核治疗的基础。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结核菌的生长繁殖来达到治疗目的。一般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以减少结核菌耐药性的产生。治疗疗程较长,通常需要6-9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炎等,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对症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进行相应处理。如果患者有腹痛症状,可以使用一些解痉止痛药物,如山莨菪碱等,但要注意避免掩盖病情。对于呕吐严重的患者,可使用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等。如果患者存在贫血,可根据贫血的类型给予补充铁剂、维生素B12或叶酸等治疗。对症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整体病情的改善。

3.手术治疗:当胃结核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幽门梗阻导致严重的胃潴留,经内科治疗无效时;急性穿孔或者慢性穿孔形成瘘管等情况。手术方式包括胃部分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等。但手术前后都需要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以防止结核菌的扩散。手术治疗可以迅速解除患者的紧急状况,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术后感染、吻合口瘘等。

4.营养支持治疗:胃结核患者由于胃部病变,会影响营养的摄入和吸收。营养支持治疗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不能正常经口进食或营养摄入严重不足的患者,可采用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的方法。营养状况的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机体对结核菌的抵抗力,促进病情的恢复。

5.中医中药辅助治疗:中医中药在胃结核的治疗中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一些中药具有扶正祛邪、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例如,黄芪、党参等中药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百部、夏枯草等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结核作用。中医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如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采用健脾和胃的方剂。但中医中药治疗不能替代抗结核药物治疗,应与抗结核治疗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胃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定期复查,包括胃镜检查、结核菌相关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