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为什么会得异位性皮炎

2025.03.18 09:24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遗传因素在异位性皮炎的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史的人群更容易患病。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也是关键因素,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导致外界刺激物和过敏原更容易侵入,引发炎症反应。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接触化学物质等也会诱发或加重病情。

异位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系统失调有关。皮肤屏障功能的减弱使得水分流失增加,皮肤变得干燥、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则表现为对常见环境过敏原的过度敏感,导致炎症介质的释放,引发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遗传因素在异位性皮炎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某些基因突变会影响皮肤屏障蛋白的合成,增加患病风险。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接触化学物质等也会诱发或加重病情。心理压力、饮食不当、感染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病情的发展。

预防和护理异位性皮炎需要注意多个方面。保持皮肤湿润是关键,使用温和的保湿剂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功能。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如某些化妆品、洗涤剂、动物毛发等。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摩擦和过度出汗。饮食上,避免摄入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定期就医,遵医嘱使用药物,如抗组胺药、外用激素等,以控制症状和预防复发。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有效减轻异位性皮炎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