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为什么说吸烟是缺血性心肌病的易患因素

2025.03.07 20:05

吸烟是缺血性心肌病的易患因素,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液黏稠度、诱发冠状动脉痉挛、降低心肌供氧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1.损伤血管内皮: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内皮功能受损。内皮细胞是血管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异常会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内皮损伤还会减少一氧化氮的生成,导致血管舒张功能下降,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

2.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吸烟会显著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促进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逐渐增大,导致血管腔狭窄,血流减少,心肌供血不足。吸烟还会激活炎症因子,加速斑块的不稳定性和破裂风险,引发急性心血管事件。

3.增加血液黏稠度:吸烟会导致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速度减慢。高黏稠度的血液更容易在狭窄的血管中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同时,吸烟还会减少血液中的氧含量,进一步加重心肌缺氧。

4.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烟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质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痉挛会使血管突然收缩,血流急剧减少,引发急性心肌缺血。长期反复的痉挛还会导致血管壁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5.降低心肌供氧能力:吸烟会减少血液中的氧含量,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远高于氧气,导致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心肌细胞对氧气需求较高,供氧不足会直接导致心肌功能受损,长期缺氧还会引发心肌细胞坏死和纤维化,进一步加重缺血性心肌病的病情。

吸烟不仅对心血管系统造成直接损害,还会通过多种机制相互作用,加速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戒烟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重要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