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叫胆管炎,如何治疗

2025.03.05 16:30

胆管炎是指胆管系统发生炎症的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胆道梗阻或胆结石等因素引起。胆管炎可分为急性胆管炎和慢性胆管炎,急性胆管炎起病急骤,症状明显,而慢性胆管炎病程较长,症状相对较轻。胆管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恶心和呕吐等,严重时可能引发败血症或肝功能损害,需及时治疗。

胆管炎的治疗主要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对于急性胆管炎,首要任务是控制感染和解除胆道梗阻。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的关键药物,通常选择广谱抗生素以覆盖可能的病原菌。如果胆道梗阻由胆结石引起,可能需要进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手术取石,以恢复胆汁流通。对于慢性胆管炎,治疗重点在于控制炎症和预防并发症,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抗炎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改善生活习惯,如低脂饮食、戒烟戒酒,也有助于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

在治疗胆管炎的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急性胆管炎患者,若出现高热、寒战、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长期慢性胆管炎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影像学检查,以评估病情进展和预防肝硬化等并发症。避免自行服用药物,尤其是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以免加重病情。胆管炎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才能获得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