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干梗死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2025.09.30 16:08

脑干梗死是由于脑干区域的血液供应中断,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这一过程通常由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或栓塞引起,直接影响脑干功能,危及生命。

脑干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血管病变有关。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会加速血管壁脂质沉积,形成斑块,最终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心源性栓塞也是重要诱因,如房颤患者心脏内血栓脱落,随血流阻塞脑干动脉。小动脉玻璃样变多见于长期高血压患者,易引发穿支动脉闭塞。少数情况下,血管炎、动脉夹层或血液高凝状态也可能导致脑干缺血。

预防脑干梗死需控制基础疾病,如规律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避免吸烟酗酒。急性发作时,时间窗内溶栓或取栓是关键治疗手段,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康复期应结合药物与功能训练,改善后遗症。若出现眩晕、吞咽困难或肢体无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长期管理需定期随访,调整抗血小板或抗凝方案,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