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总吃降压药对身体有什么害处

2025.03.07 20:05

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伤、药物依赖、低血压风险增加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电解质紊乱:降压药物中的利尿剂成分会促使体内钠、钾等电解质排出,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电解质在维持神经和肌肉功能中起关键作用,失衡可能引发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症状。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长期服用降压药需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必要时补充缺失的电解质。

2.肝肾功能损伤:部分降压药物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长期服用可能加重肝肾负担,导致功能损伤。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长期用药可能引发药物性肝炎或肝功能异常。肾脏负责药物排泄,长期用药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甚至引发慢性肾病。长期服用降压药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药物依赖: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导致身体对药物产生依赖,一旦停药可能出现血压反弹。药物依赖不仅影响血压控制,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药物依赖可能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影响生活质量。长期服用降压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调整剂量,避免突然停药。

4.低血压风险增加:降压药物通过降低血压来预防心血管事件,但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血压过低。低血压可能引发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低血压还可能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尤其对老年患者更为危险。长期服用降压药需定期监测血压,确保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5.药物相互作用:降压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例如,降压药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可能降低降压效果,与抗凝药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药物相互作用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长期服用降压药需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长期服用降压药虽然有助于控制血压,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风险。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辅助降压治疗,减少药物依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