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脓肿与蜂窝织炎的区别

2024.12.05 17:58

脓肿与蜂窝织炎的区别有炎症类型、致病菌、组织坏死程度、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详情如下:

1.炎症类型:

脓肿是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炎症往往局限在局部形成脓腔,脓腔周围有肉芽组织包裹。而蜂窝织炎是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炎症弥漫性地分布在疏松结缔组织内,没有明显的界限。

2.致病菌:

脓肿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该菌可产生血浆凝固酶,使渗出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素,限制炎症的扩散,从而形成局限性的脓肿。蜂窝织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这种细菌能分泌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等,可降解疏松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和溶解纤维素,使细菌易于在组织内扩散,导致炎症弥漫性发展。

3.组织坏死程度:

脓肿炎症灶内组织坏死较蜂窝织炎明显。在脓肿中,由于局部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加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使得局部组织发生明显的坏死液化,形成脓液积聚在脓腔内。而蜂窝织炎中,虽然也有组织损伤,但相对脓肿来说,组织坏死程度较轻,主要以弥漫性的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水肿为特征。

4.临床表现:

脓肿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有波动感,疼痛较为剧烈,因为炎症局限,压力较高。而蜂窝织炎表现为局部的弥漫性红肿、疼痛,边界不清,由于炎症弥漫,疼痛相对脓肿可能稍轻,但红肿范围较广。

5.治疗原则:

脓肿一旦形成,多需要切开引流,排出脓液,同时配合抗生素治疗。蜂窝织炎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控制炎症的扩散,当出现脓肿形成倾向时,也需要切开引流。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准确区分脓肿和蜂窝织炎非常重要。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因素。不能仅仅根据局部红肿热痛就做出判断,例如,对于一些深部的脓肿,波动感可能不明显,容易被误诊为蜂窝织炎。在选择抗生素时,要根据致病菌的特点合理用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需要选择对其敏感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对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青霉素类抗生素往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