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出现结肠炎如何诊断

2024.12.22 17:17

结肠炎的诊断可从症状表现、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肠镜检查这几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1.症状表现:结肠炎患者常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为黏液便、脓血便等,还可能伴有腹痛,多为隐痛或绞痛,疼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也可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结肠炎,但仅凭症状不能确诊,因为其他肠道疾病也可能有类似表现。

2.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肠道感染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家族肠道疾病史等非常重要。例如,若患者之前有过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肠道感染,可能会增加结肠炎的发病风险;若家族中有溃疡性结肠炎等遗传性肠道疾病患者,也对诊断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3.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腹部触诊可发现患者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是否存在腹部包块等情况。若左下腹有压痛,可能提示降结肠或乙状结肠存在炎症。同时,还会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是否升高,因为结肠炎患者可能伴有发热症状,尤其是在炎症处于活动期时。

4.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方面,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也常出现在结肠炎患者中。粪便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黏液等,若有细菌感染,还可检测出病原菌。这些实验室检查结果能为结肠炎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5.结肠镜检查:这是诊断结肠炎的重要手段。通过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的情况,如黏膜是否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同时,还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区分是感染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还是其他类型的结肠炎,对确诊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关键意义。

在诊断结肠炎时,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判断,不能仅凭单一的检查或症状就下结论。例如,症状表现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实验室检查结果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不同类型的结肠炎在诊断上可能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检查方法,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