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电图检查的作用

2025.03.07 20:05

心电图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心脏电活动、诊断心律失常、检测心肌缺血、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监测心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评估心脏电活动:心电图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能够直观反映心脏的兴奋、传导和恢复过程。正常的心脏电活动表现为规律的P-QRS-T波群,任何异常都可能提示心脏功能问题。通过分析心电图的波形、间期和振幅,可以判断心脏电活动是否正常,是否存在传导阻滞或异常兴奋。

2.诊断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的表现,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房颤等。心电图能够捕捉到这些异常电活动,并通过特定的波形特征进行诊断。例如,房颤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f波,而室性早搏则表现为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3.检测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氧状态。心电图可以通过ST段和T波的改变来提示心肌缺血的存在。例如,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或高耸等,都是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这些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4.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心电图虽然不能直接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但可以通过电活动的变化间接反映心脏的形态和功能。例如,左心室肥厚可能导致QRS波群振幅增高,而右心室肥厚则可能导致电轴右偏。这些改变有助于评估心脏的负荷状态和功能异常。

5.监测心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心电图在心脏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监测作用。通过定期复查心电图,可以观察治疗效果,评估病情变化。例如,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心电图可以显示药物或手术干预后心律是否恢复正常;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心电图可以观察ST段和T波的恢复情况,评估心肌再灌注的效果。

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简便、快速的检查方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通过综合分析心电图的各项指标,可以为心脏疾病的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