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肺复苏的给药途径包括哪些

2025.03.07 20:05

心肺复苏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注射、骨髓内注射、气管内给药、心内注射、皮下注射,具体分析如下:

1.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心肺复苏中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药物通过静脉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能够快速达到有效浓度。通常选择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进行注射,外周静脉操作简便,但药物到达心脏的时间较长;中心静脉药物起效快,但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实施。静脉注射适用于大多数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能够迅速发挥药效,提高复苏成功率。

2.骨髓内注射:骨髓内注射是在无法建立静脉通路时的替代方法,通过穿刺骨髓腔将药物注入骨髓腔内的血管网络,药物能够迅速进入血液循环。骨髓内注射适用于儿童和成人,尤其在急救现场静脉通路难以建立时,能够快速给药。骨髓内注射的药物吸收速度与静脉注射相当,适用于多种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能够有效支持心肺复苏。

3.气管内给药:气管内给药是通过气管插管将药物直接注入气管内,药物通过肺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气管内给药适用于无法建立静脉或骨髓内通路的情况,操作简便,但药物吸收速度较慢,药效可能不如静脉注射。气管内给药常用于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需注意药物剂量通常为静脉注射的2-2.5倍,以确保足够的药效。

4.心内注射:心内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心腔内,药物能够迅速作用于心脏,起效快。心内注射操作复杂,风险较高,可能导致心脏损伤、气胸等并发症,通常在其他给药途径无法实施时使用。心内注射适用于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能够迅速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但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操作,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5.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入皮下组织,药物通过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皮下注射操作简便,但药物吸收速度较慢,起效时间较长,通常不用于心肺复苏的紧急情况。皮下注射适用于某些药物的长期维持治疗,如胰岛素等,但在心肺复苏中应用较少,因其无法迅速达到有效浓度,难以满足急救需求。

心肺复苏的给药途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患者状态进行判断,优先选择能够迅速达到有效浓度的途径,如静脉注射或骨髓内注射。在无法建立静脉或骨髓内通路时,可考虑气管内给药或心内注射,但需注意操作风险和药物剂量调整。皮下注射在心肺复苏中应用较少,因其起效较慢,难以满足急救需求。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急救条件,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以提高复苏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