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慢性中耳炎该如何治疗

2025.06.30 16:17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滴耳液缓解症状、手术修复鼓膜穿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刺激、中医调理改善体质。具体分析如下:

1.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慢性中耳炎常伴随细菌感染,需根据病情选用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常见选择,疗程通常持续1-2周。若感染反复发作,需进行药敏试验以调整用药方案。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

2.局部滴耳液缓解症状:适用于外耳道无明显分泌物的情况,常用药物包括氧氟沙星滴耳液等。使用前需清洁耳道,每日滴入2-3次,每次2-3滴。滴药后保持侧卧5分钟以促进吸收。避免长期使用含激素的滴耳液,以防副作用。

3.手术修复鼓膜穿孔:对于长期不愈的鼓膜穿孔或听骨链损伤,需行鼓室成形术或鼓膜修补术。手术旨在恢复听力并防止感染复发。术前需评估中耳功能,术后需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运动,以防修复失败。

4.保持耳道干燥避免刺激:洗澡或游泳时使用耳塞防止进水,禁用棉签掏耳以免损伤耳道。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加重炎症。若耳道有分泌物,可用无菌棉球轻拭,不可强行清理。

5.中医调理改善体质:中医认为慢性中耳炎与体质虚弱有关,常用黄芪、白术等补气健脾药物调理。针灸或艾灸可增强免疫力,减少复发。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用药。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观察疗效并及时调整方案。避免接触烟酒及辛辣食物,减少耳部刺激。若出现听力下降或眩晕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