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肺心病的治疗重点

2025.03.07 20:05

肺心病的治疗重点包括改善心肺功能、控制感染、纠正缺氧、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改善心肺功能:肺心病患者常伴有心肺功能不全,治疗中需通过药物和物理疗法增强心肺功能。使用强心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同时,应用利尿剂减轻心脏前负荷,降低肺动脉压力。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有助于提高肺活量,改善通气功能。氧疗也是重要手段,可缓解低氧血症,减轻心脏负担。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2.控制感染:呼吸道感染是肺心病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及时控制感染至关重要。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对于重症患者,可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预防性使用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良好的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也有助于提高抗感染能力。

3.纠正缺氧:低氧血症是肺心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纠正缺氧是治疗的关键。长期家庭氧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对于急性加重期患者,需及时给予高浓度氧疗,必要时进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氧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氧中毒。同时,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可改善通气功能,提高氧合水平。综合治疗可有效缓解缺氧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4.减轻心脏负担:肺心病患者常伴有右心功能不全,减轻心脏负担是治疗的重要环节。限制钠盐摄入可减少水钠潴留,降低心脏前负荷。应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等可减轻水肿,改善心功能。对于合并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适度活动可减轻心脏负担。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5.预防并发症:肺心病患者易并发心律失常、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重要目标。定期监测心电图,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对于高危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降低肺栓塞风险。加强营养支持,预防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抑郁。综合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肺心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除了上述重点治疗措施外,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医患沟通和患者教育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长期预后。定期随访和病情监测可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预防急性加重。综合治疗和全面管理是提高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