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支架手术后不良反应有哪些

2025.03.07 20:04

心脏支架手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术后出血、支架内血栓形成、血管再狭窄、心律失常以及感染等。具体分析如下:

1.术后出血:心脏支架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穿刺部位的出血或血肿。这是由于手术过程中需要穿刺血管,术后如果压迫不当或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局部出血。严重时可能引起失血性休克,需及时处理。术后应密切观察穿刺部位,适当压迫止血,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

2.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植入后,支架表面可能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再次堵塞。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术后早期,可能与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不足或患者对药物反应不佳有关。血栓形成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术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

3.血管再狭窄:支架植入后,血管内膜可能过度增生,导致支架内再狭窄。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术后数月到一年内,与血管损伤后的修复过程有关。再狭窄可能导致心绞痛复发或心肌缺血加重。术后需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必要时进行再次介入治疗。

4.心律失常:心脏支架手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颤等。可能与手术过程中对心脏的刺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或电解质紊乱有关。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影响心脏功能,需及时处理。术后应密切监测心电图,必要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5.感染:心脏支架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局部感染多发生在穿刺部位,全身感染可能与手术操作或术后免疫力下降有关。感染可导致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败血症。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心脏支架手术是一项重要的介入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反应,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关注。术后应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