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炎和胃炎有哪些区别

2025.02.23 12:28

肠炎和胃炎在发病部位、症状表现、病因、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上存在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1.发病部位:肠炎主要是肠道的炎症,包括小肠和大肠。肠道是消化管的下段,负责进一步消化食物残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等。而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胃是消化管的最膨大部位,主要进行初步的食物消化。肠炎的病变部位在肠道,会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腹泻等症状;胃炎的病变在胃部,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2.症状表现:肠炎的典型症状为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改变,可呈稀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等。还可能伴有腹痛,多为脐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如绞痛、胀痛等,部分患者有里急后重感。而胃炎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多为隐痛、胀痛或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

3.病因:肠炎的病因常见的有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如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饮食不洁、食物中毒也是常见原因,例如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自身免疫性疾病、肠道菌群失调等也可引发肠炎。胃炎的病因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酗酒、应激等也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引发胃炎,如大量饮酒后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造成胃黏膜充血、糜烂等炎症反应。

4.诊断方法:肠炎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粪便检查,查看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卵等,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类型。还可能进行肠镜检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病变情况,如是否有炎症、溃疡、息肉等。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肠炎,可能还需要进行血液检查,检测相关抗体等。胃炎的诊断首先依靠胃镜检查,这是诊断胃炎最直观、最准确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色泽、有无糜烂、出血等情况。同时也会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常用的方法有尿素呼气试验、胃镜下取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病理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5.治疗原则:肠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因为腹泻可能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对于腹痛严重者给予止痛治疗。胃炎的治疗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对于其他病因引起的胃炎,主要是对症治疗,如使用抑酸剂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促进胃黏膜修复等。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肠炎还是胃炎,都要注意饮食卫生,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炎症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