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基因缺失会导致无精子吗

2025.07.21 14:48

基因缺失确实可能导致无精子症的发生。某些关键基因的缺失或突变会影响精子生成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包括精原细胞增殖、减数分裂和精子形成等。这些遗传缺陷可能直接破坏睾丸的生精功能,导致精液中完全缺乏精子。

精子生成涉及复杂的遗传调控网络,目前已发现多个与无精子症相关的基因。例如,Y染色体微缺失是常见的遗传因素,特别是AZFa、AZFb和AZFc区域的缺失会不同程度损害生精功能。AZFa区完全缺失通常导致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睾丸中完全缺乏生精细胞;AZFb缺失会阻滞精子发育在减数分裂前阶段;而AZFc缺失可能表现为严重少精或无精,但部分病例仍可通过睾丸取精获得精子。常染色体基因如NR5A1、DMRT1等突变也可能干扰睾丸发育或激素调控,最终导致无精子。全外显子测序等现代技术正不断揭示新的致病基因,但许多病例的遗传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诊断基因缺失导致的无精子症需结合精液分析、性激素检测和基因检测。睾丸活检可明确生精障碍的程度,但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遗传咨询尤为重要,某些基因缺陷可能垂直传递给后代。对于AZFc区缺失患者,睾丸取精结合辅助生殖技术可能获得生物学后代,但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支持需求。环境因素与其他病理因素可能协同作用,临床中需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