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导致小儿胆道梗阻的原因

2025.01.02 14:38

小儿胆道梗阻的原因主要有胆管发育不良、胆管炎、胆石症、胆管狭窄、胆管肿瘤。具体分析如下:

1.胆管发育不良:胆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可导致胆管结构和功能不完善,从而引起胆道梗阻。可能与遗传因素、孕期母体受到不良因素影响等有关。对于胆管发育不良,在明确诊断后,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术干预,如胆管重建等,以恢复胆道的通畅性。

2.胆管炎:细菌、病毒等感染胆管可引发炎症,炎症刺激胆管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导致胆道梗阻。多因小儿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治疗胆管炎需要针对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要注意维持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胆管黏膜的肿胀。

3.胆石症:小儿胆石症相对较少见,但也可发生。可能与饮食习惯如高胆固醇饮食、某些疾病如溶血性疾病等有关。胆石形成后可阻塞胆管。对于胆石症,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情况,可采用药物溶石、内镜下取石或手术取石等方法。

4.胆管狭窄:胆管狭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手术损伤、胆管周围组织的炎症粘连等。狭窄的胆管会阻碍胆汁的正常排泄。对于胆管狭窄,轻度的可能通过内镜下扩张等微创方法治疗,严重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或重建胆管。

5.胆管肿瘤:虽然在小儿中罕见,但胆管肿瘤也可导致胆道梗阻。肿瘤可压迫或阻塞胆管。一旦确诊胆管肿瘤,通常需要综合评估患儿的情况,采取手术切除、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小儿出现胆道梗阻后,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症状,如黄疸是否加重、有无腹痛、发热等情况。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包括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患儿营养均衡,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等不良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