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1岁宝宝有多动症怎么办

2025.09.25 16:46

1岁宝宝出现多动行为需要谨慎观察,但通常不建议过早诊断为多动症。婴幼儿阶段活泼好动是正常发育现象,可能与好奇心强、感官敏感或气质特点有关。若出现持续性的过度活动、难以安抚或影响日常照护,建议先通过调整养育方式观察改善情况。

1岁宝宝的活动需求与神经系统发育密切相关。此阶段可通过建立规律作息帮助稳定情绪,如固定进食、睡眠和游戏时间。提供安全宽敞的爬行空间,用引导式游戏释放精力,例如推拉玩具或音乐互动。避免长时间限制活动,但需注意环境安全,移除尖锐物品。若伴随睡眠紊乱、喂养困难或发育迟缓,建议咨询儿科医生评估是否存在过敏、缺铁或其他生理因素。部分敏感型宝宝可能因环境刺激如噪音、强光产生应激反应,表现为躁动不安,需保持居室安静柔和。

注意避免给1岁宝宝贴多动症标签,诊断需由专业医生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严格评估。家长记录行为日志有助于医生判断,包括每日活动模式、情绪变化和触发因素。限制屏幕时间,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安抚。慎用药物或其他干预手段,优先尝试行为调节。若家族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病史或早产等高危因素,可定期进行发育筛查。切勿自行采用约束性措施,粗暴制止可能加剧焦虑。与保育人员保持沟通,确保养育方式一致。持续2-3个月无改善需转诊儿童心理科或发育行为科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