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产后半年为什么会尿失禁

2024.12.19 08:44

产后半年尿失禁可能是由于盆底肌松弛、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激素水平变化、肥胖、分娩损伤等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盆底肌松弛:产后盆底肌松弛是尿失禁常见原因。孕期子宫增大对盆底肌长期压迫,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进一步拉伸,导致其收缩功能减弱。盆底肌犹如一张吊网,松弛后无法有效支撑膀胱等盆腔器官,当腹压增加如咳嗽、大笑时,膀胱内压力大于尿道压力,就会发生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改善,如凯格尔运动,即收缩肛门和阴道的肌肉,每次收缩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

2.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尿道括约肌在控制排尿中起关键作用。产后可能因局部神经损伤等因素影响其正常功能。例如,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可能挤压尿道括约肌周围神经,使其功能失调。这会导致尿道闭合能力下降,尿液容易溢出。需要就医评估,可能会进行生物反馈治疗等,通过仪器监测肌肉活动,帮助患者学会正确收缩尿道括约肌。

3.激素水平变化:产后女性激素水平急剧变化。雌激素对维持尿道黏膜的厚度和弹性有重要意义。产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黏膜变薄、萎缩,尿道的封闭功能受到影响。同时,激素变化还可能影响盆底肌肉和韧带的功能。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但要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

4.肥胖:肥胖会增加腹部压力,对盆底肌造成更大的压力负担。产后如果体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腹部,使得膀胱承受的压力增大,容易引发尿失禁。减轻体重是关键,可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实现,如控制热量摄入,增加有氧运动等。

5.分娩损伤:分娩过程中可能造成直接的组织损伤,如会阴撕裂、尿道周围组织损伤等。这些损伤如果没有完全愈合好,会影响尿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尿失禁。对于会阴撕裂等损伤,产后应注意伤口护理,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修复损伤组织。

产后尿失禁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不仅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如产生自卑、焦虑情绪等。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提高产后女性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