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终末期的症状

2025.03.24 17:51

心力衰竭终末期患者常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持续性水肿、极度疲劳、心律失常以及意识模糊等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严重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终末期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肺部淤血加重,导致氧气交换障碍。患者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急促,夜间可能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时需端坐呼吸。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肺水肿,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需紧急医疗干预。

2.持续性水肿: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功能衰竭,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全身性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下肢,逐渐向上蔓延至腹部、胸腔甚至全身。患者可能出现腹水、胸腔积液,严重时影响呼吸功能。水肿部位皮肤紧绷、发亮,按压后凹陷明显,且难以消退。

3.极度疲劳:心力衰竭终末期患者由于心脏输出量严重不足,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供氧不足,导致极度疲劳。患者即使轻微活动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日常活动能力显著下降。疲劳感持续存在,休息后难以缓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4.心律失常: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发生改变,心肌细胞电活动异常,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包括室性早搏、房颤、室速等,严重时可导致晕厥甚至猝死。心律失常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可能感到心悸、胸闷,严重时出现意识丧失。

5.意识模糊:心力衰竭终末期患者由于心输出量严重不足,脑部供血减少,导致脑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出现嗜睡、昏迷。同时,由于肾功能受损,体内代谢废物蓄积,可能加重意识障碍。意识模糊提示病情危重,需立即就医。

心力衰竭终末期是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病情复杂且危重。患者除上述主要症状外,还可能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损害。治疗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为主,需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及家属应充分了解病情,做好心理准备,必要时考虑姑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