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房颤发生时应该怎么应对

2025.03.24 17:51

房颤发生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冷静、监测心率和血压、避免剧烈运动、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遵医嘱服用药物或进行其他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冷静:房颤发作时,心脏跳动不规则,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此时应立即停止任何活动,坐下或躺下,保持冷静,避免情绪波动加重心脏负担。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减少心脏负荷,为后续处理争取时间。

2.监测心率和血压:房颤时心率通常较快且不规则,监测心率和血压有助于了解病情严重程度。使用家用血压计或心率监测设备,记录数据,为医生提供参考。若心率过快或血压异常,需及时采取措施,如服用医生建议的药物,避免病情恶化。

3.避免剧烈运动:房颤发作时,心脏功能受到影响,剧烈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衰或血栓风险。应避免跑步、举重等剧烈活动,选择轻度活动如散步,保持身体适度活动,但不过度劳累,确保心脏得到充分休息。

4.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房颤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中风或心衰,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早期干预有助于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5.遵医嘱服用药物或进行其他治疗:房颤治疗包括药物控制心率、抗凝治疗预防血栓等。需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药物效果不佳者,医生可能建议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恢复心脏正常节律,改善症状。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需引起重视。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度运动,减少房颤发作风险。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助于预防房颤的发生。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房颤,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