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什么情况下做免疫组化

2024.11.25 13:09

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病理分型、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研究发病机制等情况下做。具体分析如下:

1.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免疫组化可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特异性标志物来区分肿瘤的良恶性。例如在区分上皮来源肿瘤与间叶来源肿瘤时,上皮性肿瘤常表达角蛋白,而间叶来源肿瘤多表达波形蛋白。有助于在形态学相似的肿瘤中准确判断肿瘤的来源,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病理分型:不同类型的肿瘤在治疗和预后上可能存在差异。免疫组化能够依据特定标志物对肿瘤进行更细致的分型。如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通过检测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等标志物,有助于明确肺癌的具体病理类型,从而指导精准治疗。

3.指导治疗:某些免疫组化指标可以预测肿瘤对特定治疗的敏感性。例如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检测结果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ER和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能对内分泌治疗敏感,而HER-2阳性患者可采用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

4.判断预后:一些免疫组化标志物与肿瘤的预后相关。如在结直肠癌中,检测错配修复蛋白MMR的表达情况,MMR蛋白缺失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并且可能对免疫治疗有较好的反应。这有助于医生提前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制定更合理的治疗和随访计划。

5.研究发病机制:在基础医学研究中,免疫组化可用于观察特定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分布,从而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例如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某些异常蛋白在神经元中的沉积情况,有助于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在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时,要确保组织样本的采集、固定和处理符合要求,避免样本质量不佳影响检测结果。同时,选择合适的抗体非常关键,不同的抗体特异性和敏感性存在差异。检测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也不容忽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