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直肠炎该怎么治疗

2025.02.23 12:28

慢性直肠炎的治疗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中药灌肠、补充益生菌、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慢性直肠炎患者的肠道较为敏感,调整饮食是基础治疗。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炎症反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像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肠道负担。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减少对直肠黏膜的不良刺激。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药物治疗有所差异。对于炎症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沙拉嗪,能够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减轻直肠黏膜的充血、水肿等症状。如果是感染性慢性直肠炎,需要针对病原体使用相应的抗生素,如细菌感染时可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但要注意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还可使用一些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来缓解腹泻症状,保护肠道黏膜。

3.中药灌肠:中药灌肠是治疗慢性直肠炎的一种特色方法。中药方剂经过直肠给药,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例如,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收敛止泻功效的中药,如黄柏、苦参、地榆等组成的灌肠方剂。灌肠液在直肠内保留一定时间,能够促进直肠黏膜的修复,减轻炎症。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药物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4.补充益生菌:慢性直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往往失调,补充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常见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可以通过口服益生菌制剂来补充,这些益生菌能够在肠道内定植,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增强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改善肠道的免疫功能,从而减轻直肠炎的症状,减少炎症复发的可能性。

5.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慢性直肠炎优先采用保守治疗,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手术干预。例如,当出现严重的直肠狭窄、肠梗阻,或者怀疑有直肠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等情况时。手术方式包括直肠狭窄扩张术、直肠部分切除术等,手术的目的是解除肠梗阻、去除病变组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出血、肠瘘等,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慢性直肠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因为情绪因素也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同时,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病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