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怎么判断是不是肠胃炎

2025.02.01 18:22

判断是否为肠胃炎可从症状、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这几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1.症状:肠胃炎通常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典型症状。恶心和呕吐可能是由于胃部受到刺激,胃内容物反流引起。腹痛的性质多样,可为隐痛、绞痛或胀痛,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因为胃肠道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后,神经传导产生疼痛感觉。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严重时可呈水样便,这是肠道蠕动加快,吸收功能下降导致的。如果伴有发热,可能是炎症较重,身体的免疫反应引起体温升高。

2.病史:了解患者近期的饮食情况对判断肠胃炎很重要。如果有食用不洁食物,如变质的肉类、海鲜,未清洗干净的蔬菜、水果,或者饮用生水等经历,感染肠胃炎的可能性较大。另外,近期是否使用过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发肠胃炎。还有周围人群有类似的胃肠道症状,可能是感染了相同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引起的肠胃炎。

3.体征: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时,肠胃炎患者可能会有腹部压痛的体征。一般来说,压痛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这与胃肠道的解剖位置相对应。按压时患者会感到疼痛加剧,但这种疼痛通常是轻度到中度的。如果炎症累及肠道较严重,还可能出现肠鸣音亢进的情况,因为肠道蠕动加快,气体和液体在肠道内流动产生的声音增多、增强。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脱水的体征,如眼窝凹陷、皮肤干燥、弹性下降等,这是由于呕吐和腹泻导致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对判断肠胃炎有一定帮助。如果白细胞计数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能提示细菌感染引起的肠胃炎。因为细菌感染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调动白细胞来对抗细菌。而如果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则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肠胃炎。粪便常规检查也很关键,若发现粪便中有白细胞、红细胞,可能是肠道炎症引起的黏膜损伤,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如果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抗原或核酸,则有助于诊断病毒性肠胃炎。还可以进行粪便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的细菌感染,并明确细菌的种类,以便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治疗。

5.影像学检查:虽然不是所有肠胃炎患者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但在某些情况下有助于诊断。例如腹部X线检查,如果发现肠道积气、扩张,可能提示肠道功能紊乱,这在肠胃炎患者中较为常见。B超检查可以观察腹部脏器的大致情况,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胆囊炎、阑尾炎等。在一些复杂的病例中,可能需要进行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胃肠道的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肠道梗阻、肠壁增厚等情况,有助于鉴别肠胃炎与其他严重的腹部疾病。

综合以上多方面的信息,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是否为肠胃炎。在实际临床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来明确诊断,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