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唤醒脑出血手术病人

2025.08.11 14:18

脑出血术后病人的唤醒需结合药物刺激、感官促醒、肢体活动、语言交流和调整环境。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刺激:使用促醒药物如纳洛酮可拮抗抑制性神经递质,但需严格监测血压和颅内压变化,避免二次出血风险。药物剂量应逐步调整,配合脑电图观察意识波动,过量可能引发躁动或癫痫。

2.感官促醒:通过疼痛、声音或光线刺激激活网状上行系统。疼痛刺激宜采用按压甲床或眶上神经,避免过度损伤。家属录音呼唤时需语调平稳,高频噪音可能加重脑负担。光线以自然柔光为主,强光易导致瞳孔异常收缩。

3.肢体活动:被动关节运动可防止肌肉萎缩并刺激本体感觉传导。每日3次屈伸四肢,动作轻柔避免关节脱位。若出现肌张力增高,需暂停活动并评估是否脑水肿加重。

4.语言交流:持续对话能激活语言中枢,内容以简单问答或生活事件为主。避免复杂逻辑性提问,每次交流不超过10分钟,间隔休息观察眼球或唇部微动反应。

5.调整环境:保持病房温度24-26℃,湿度50%-60%,减少监护仪噪音。夜间调暗灯光模拟昼夜节律,家属避免在床旁频繁走动或哭泣,情绪波动可能影响病人自主神经功能。

术后早期唤醒需结合影像学评估血肿吸收情况,躁动时慎用镇静药物。营养支持以鼻饲流质优先,防止误吸。每日评估瞳孔反射及肌力分级,突发意识减退需立即复查CT。康复阶段逐步增加刺激强度,避免短期内多模式促醒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