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胆红素脑病怎么办

2025.03.05 16:30

胆红素脑病是一种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过高,导致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疾病,常见于新生儿。治疗胆红素脑病的关键在于迅速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防止脑损伤进一步加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光疗、换血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等。光疗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将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便于排出体外。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采用换血疗法,直接替换含有高胆红素的血液。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如白蛋白注射,以帮助结合和清除胆红素。

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通常与新生儿黄疸密切相关,尤其是未结合胆红素水平过高时。未结合胆红素具有脂溶性,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对脑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新生儿黄疸的监测是预防胆红素脑病的重要环节,医生会通过皮肤黄疸程度、血液胆红素水平等指标进行评估。对于高危新生儿,如早产儿、溶血性疾病患儿,需更加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母乳喂养的婴儿也需注意,因为母乳性黄疸可能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必要时可暂停母乳喂养,改用配方奶。

在治疗胆红素脑病的过程中,需注意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表现,如肌张力、反应能力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光疗期间,需保护患儿的眼睛和生殖器,避免直接暴露于光线下。换血疗法虽然有效,但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电解质紊乱等,需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操作下进行。治疗后,患儿需定期随访,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必要时进行康复训练。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