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病因有什么

2024.12.31 08:14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病因主要有轻微头部外伤、脑萎缩、凝血功能异常、颅内压异常、血管病变。具体分析如下:

1.轻微头部外伤:老年人行动不便,即使是轻微的头部碰撞,如不小心撞到家具等,都可能使桥静脉撕裂出血。由于出血量少,当时可能无明显症状,但血液会逐渐积聚在硬膜下腔。这种情况下,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老年人处于易碰撞的环境,做好防护措施。

2.脑萎缩: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脑萎缩明显,脑实质与颅骨之间的间隙增大,导致硬膜下的小血管被牵拉,容易破裂出血。在日常生活中,可鼓励老年人进行适当的脑力活动,减缓脑萎缩进程。

3.凝血功能异常:老年人可能因服用抗凝药物、存在肝脏疾病等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例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时,可能影响凝血机制。在使用抗凝药物时,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4.颅内压异常:某些疾病可引起颅内压波动,如咳嗽、用力排便等使颅内压突然升高,导致硬膜下小血管破裂出血。应积极治疗可能引起颅内压波动的基础疾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5.血管病变:老年人血管壁弹性减弱、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使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要积极控制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改善血管健康状况。

老年人一旦出现头痛、头晕、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早期发现和处理慢性硬膜下血肿。同时,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应尽量减少危险因素,家人要多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