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黄疸会引起什么病

2025.01.06 07:20

黄疸可能会引起肝功能损害、胆管炎、核黄疸、败血症、凝血功能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肝功能损害:黄疸往往提示肝脏功能出现异常。当胆红素代谢障碍时,肝脏内的肝细胞可能受到损害,影响肝脏的解毒、合成蛋白质等多种功能。例如,长期的黄疸可能导致肝细胞坏死,进而影响肝脏对营养物质的代谢,使身体无法正常获取能量和营养,还可能引起肝纤维化等更严重的肝脏疾病。

2.胆管炎:黄疸与胆管的通畅性密切相关。胆管梗阻是黄疸的常见原因之一,胆汁排泄不畅会滋生细菌,从而引发胆管炎。胆管炎会进一步加重胆管的损伤,导致胆管狭窄或瘢痕形成,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可能出现腹痛、发热、寒战等症状。

3.核黄疸:主要发生于新生儿黄疸严重时。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过高的胆红素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引发核黄疸。这会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发育、听力、运动能力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4.败血症:黄疸可能是败血症的一种表现。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侵入血液并大量繁殖时,可释放毒素,影响肝脏功能,导致黄疸。同时,败血症本身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疾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

5.凝血功能障碍:肝脏在凝血因子的合成中起着关键作用。黄疸患者肝脏功能受损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从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容易出血、止血困难等情况,如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时可能出现内脏出血,危及生命。

黄疸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规范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避免油腻、辛辣食物,戒烟戒酒,以减轻肝脏负担。同时,对于新生儿黄疸,家长要密切关注黄疸变化,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