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小儿不显性失水怎么回事

2025.02.16 13:50

小儿不显性失水可由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快、活动量增加、空气干燥、皮肤疾病等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体温升高:当小儿体温升高时,身体代谢加快,通过皮肤和呼吸的水分蒸发增加。例如发热时,每升高1℃,不显性失水大约增加12%。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因感染等因素发热,这就导致不显性失水增多。为避免这种情况加重失水,应积极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发病,如感染时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同时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

2.呼吸频率快:小儿呼吸频率较快,尤其是在哭闹、运动或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时。快速呼吸会使呼吸道黏膜的水分蒸发加速,从而增加不显性失水。比如小儿肺炎时,呼吸急促,气道内水分丢失明显。要针对引起呼吸频率快的原因进行处理,像肺炎就需要进行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以减少呼吸异常导致的失水。

3.活动量增加:小儿活泼好动,活动量较大。在活动过程中,身体产热增加,血液循环加快,皮肤血管扩张,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增多。比如小儿在户外玩耍时,大量活动会使不显性失水增加。此时应注意在活动期间适当补充水分,避免在高温时段过度活动。

4.空气干燥:在干燥的环境中,空气中水分含量低,小儿皮肤和呼吸道黏膜的水分更容易向外界散发。例如在冬季使用取暖设备时,室内空气干燥。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因空气干燥导致的不显性失水。

5.皮肤疾病:某些皮肤疾病,如湿疹、鱼鳞病等,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皮肤的角质层受损,水分更容易从皮肤表面散失。以湿疹为例,皮肤炎症会使皮肤的保水能力下降。对于皮肤疾病,应积极治疗,如湿疹可根据病情使用外用药物等,以改善皮肤状态,减少不显性失水。

小儿不显性失水受多种因素影响,家长要密切关注小儿的状态,包括体温、呼吸、皮肤情况等。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如合理调整室内温湿度、在小儿活动或生病时适当增加水分摄入等,以维持小儿体内的水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