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支架手术怎么做的

2025.03.24 17:51

心脏支架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的微创手术,通过植入支架来恢复心脏供血。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保持清醒状态。医生通过手腕或大腿的动脉插入导管,将支架送至冠状动脉的狭窄部位,扩张血管并支撑血管壁,从而改善血流。

手术开始前,患者需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测和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狭窄的具体位置和程度。手术过程中,医生首先在患者的手腕或腹股沟处进行局部麻醉,随后穿刺动脉并插入导管。导管通过血管系统被引导至心脏的冠状动脉。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医生可以在X光影像下清晰地看到血管的阻塞情况。一旦确定狭窄部位,医生会将带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至该位置。球囊充气后,支架被扩张并固定在血管壁上,撑开狭窄的血管,恢复血流。球囊随后被放气并撤出,支架则永久留在血管内,保持血管通畅。

心脏支架手术虽然创伤小、恢复快,但仍需注意一些事项。术前患者需遵医嘱停用某些药物,如抗凝血药,以减少出血风险。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穿刺部位出血。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以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支架功能和心脏健康状况。术后生活方式的调整也至关重要,包括戒烟、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和管理血压、血糖、血脂等,以降低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通过科学的术后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