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白色念珠菌是什么病

2025.04.29 08:07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由真菌白色念珠菌学名:Candidaalbicans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这种真菌通常存在于人体皮肤、口腔、消化道和阴道等部位,属于正常菌群的一部分。但在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衡或特定条件下,白色念珠菌可能过度繁殖并引发感染,称为念珠菌病。感染可发生在皮肤、黏膜或内脏器官,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表现因部位不同而异。口腔念珠菌病俗称鹅口疮,常见于婴幼儿或免疫力低下者,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阴道念珠菌感染则会导致瘙痒、灼痛和异常分泌物,多见于女性。皮肤感染常发生在潮湿部位如腋下、腹股沟,引发红斑和脱屑。系统性念珠菌病较为罕见但更危险,可能侵袭血液或内脏,伴随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诱发因素包括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控制不佳、HIV感染、化疗或激素治疗等。诊断通常依赖临床症状、显微镜检查或培养,严重病例需通过血液检测或组织活检确认。

预防和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需注意多方面。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穿不透气的衣物可减少皮肤感染风险。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破坏正常菌群平衡。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治疗轻症通常使用局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或制霉菌素;口服氟康唑等药物适用于顽固或系统性感染。若症状反复发作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需格外警惕,避免接触可能引发感染的环境。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