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白色念珠菌会癌变吗

2025.04.29 08:07

白色念珠菌本身不会直接癌变,但这种真菌感染可能与癌症风险存在间接关联。白色念珠菌属于机会性致病菌,通常存在于健康人群的口腔、消化道等部位,当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引发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真菌细胞会恶变成癌细胞,但长期慢性感染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免疫抑制等机制影响肿瘤发生发展。

白色念珠菌感染与某些癌症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持续存在的真菌感染会导致组织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炎症因子如IL-6、TNF-α等可能促进细胞增殖和DNA损伤。白色念珠菌分泌的蛋白酶和毒素可能破坏黏膜屏障,增加致癌物渗透。在免疫缺陷患者中,白色念珠菌感染频率更高,这类人群本身癌症发生率也较高。动物实验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加速转基因小鼠的食管鳞癌进展,但具体机制仍需深入研究。临床观察显示,口腔白斑伴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癌变率高于无菌感染者。

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警惕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潜在影响。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可能打破微生物平衡,增加真菌感染风险。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黏膜表面更易发生念珠菌定植。对于持续存在的口腔白斑、阴道黏膜白斑等病变,应定期进行病理检查排除癌变。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黏膜完整性,避免滥用抗菌洗剂。出现反复真菌感染时,建议全面评估免疫状态而非单纯抗真菌治疗。现有证据不支持对白色念珠菌感染者进行癌症筛查,但合并癌前病变时应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