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黏膜脱垂是什么意思

2024.11.19 09:21

胃黏膜脱垂是指胃黏膜异常松弛,逆行突入食管或向前通过幽门管脱入十二指肠球部。

胃黏膜脱垂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从胃部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来看,胃窦部的黏膜较厚且松弛,当胃部蠕动异常时容易导致黏膜脱垂。例如,长期的慢性胃炎使得胃黏膜反复受到炎症刺激,黏膜组织变得脆弱、松弛,在胃蠕动的推动下就可能发生脱垂。另外,胃黏膜下层的结缔组织比较疏松,当一些因素导致黏膜下层水肿时,也会促使黏膜脱垂。从生活习惯方面,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会影响胃部正常的蠕动节律,增加胃黏膜脱垂的风险。

对于胃黏膜脱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进一步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不适症状。要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减轻胃部负担。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胃部的神经调节,导致胃部蠕动紊乱。如果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