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造影检查的副作用是什么

2025.03.07 20:05

心脏造影检查的副作用包括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肾功能损害、增加出血风险、引起心律失常以及出现局部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心脏造影检查中使用的造影剂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个体体质有关,部分人群对造影剂中的碘成分敏感,容易引发过敏。在检查前,医生通常会询问过敏史并进行皮试,以降低过敏风险。对于已知过敏的患者,可选择非碘造影剂或采取预防措施。

2.导致肾功能损害:造影剂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尤其是对于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导致急性肾损伤。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包括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等。为预防肾功能损害,检查前应评估肾功能,必要时进行水化治疗,促进造影剂排出,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3.增加出血风险:心脏造影检查需要通过穿刺血管插入导管,可能导致局部出血或血肿。对于服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出血风险更高。出血可能发生在穿刺部位,也可能发生在其他部位,如消化道、颅内等。为降低出血风险,检查前应停用相关药物,检查后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及时处理出血情况。

4.引起心律失常:心脏造影检查过程中,导管进入心脏可能刺激心脏,引发心律失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房颤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导管操作、患者心脏状况有关。检查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心电图,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确保患者安全。

5.出现局部并发症:心脏造影检查后,穿刺部位可能出现局部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动脉瘤等。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严重时可能引发全身感染。血栓形成可能导致血管阻塞,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动脉瘤则是血管壁损伤后形成的异常扩张。为预防局部并发症,检查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

心脏造影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能够清晰显示心脏血管的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在进行心脏造影检查前,医生会详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造影剂和检查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副作用的发生。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检查后,患者需遵循医嘱,注意休息,观察身体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和护理,心脏造影检查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