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流产后子宫怎么恢复

2025.10.14 15:12

流产后子宫恢复需注意充分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观察出血情况及时就医、适度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加强营养促进内膜修复。具体分析如下:

1.充分休息避免劳累:流产后子宫内膜存在创面,身体处于气血亏虚状态,需卧床休息2-3天,后续2周内避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睡眠不足或过度劳累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恶露排出不畅或异常出血。建议选择平卧位休息,减少腹部压力,促进子宫位置恢复正常。

2.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流产后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细菌易上行感染。需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卫生巾及内裤,禁止盆浴或游泳。出血期间避免性生活,防止病原体侵入宫腔。若出现发热、分泌物异味等症状,需警惕子宫内膜炎或盆腔感染。

3.观察出血情况及时就医:正常流产后出血量应少于月经量,持续时间不超过2周。若出血量突然增多、持续淋漓不尽或伴有血块,可能提示宫腔残留或子宫收缩不良。出血超过月经量或持续腹痛需立即就医,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或清宫处理。

4.适度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完全卧床可能导致恶露淤积,增加感染风险。术后24小时可缓慢起身活动,如短时间散步,帮助子宫收缩和残留组织排出。但需避免久站、久蹲或提重物,防止腹压增高引发子宫脱垂或出血加重。

5.加强营养促进内膜修复:饮食需富含蛋白质、铁及维生素,如瘦肉、鸡蛋、绿叶蔬菜,补充造血原料加速内膜再生。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减少子宫受刺激。气血不足者可适量食用红枣、枸杞等药食同源食材,但需遵医嘱避免盲目进补。

流产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遵医嘱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恢复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持续发热或出血量突增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影响内分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