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轮状病毒性腹泻如何确诊

2025.02.23 12:28

轮状病毒性腹泻可通过临床表现、粪便检查、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查确诊。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轮状病毒性腹泻通常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腹泻多为水样便,无脓血,量多,次数频繁,每日可达10余次甚至更多。一般先有呕吐,随后出现腹泻,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由于频繁的呕吐和腹泻,患者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根据这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初步怀疑轮状病毒性腹泻。

2.粪便检查:在粪便常规检查中,轮状病毒性腹泻患者的粪便多为黄色水样便,无红细胞、白细胞或仅有少量白细胞。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粪便标本,可以直接看到轮状病毒的典型形态,这是确诊轮状病毒感染的一种直接方法。粪便的pH值通常较低,多在5.5左右。

3.病毒抗原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免疫层析法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等优点。ELISA检测是将粪便标本与特异性抗体结合,通过显色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轮状病毒抗原。免疫层析法类似于早孕试纸检测,操作更加简便,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提示轮状病毒感染。

4.病毒核酸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核酸。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检测出微量的病毒核酸,即使在疾病早期或病毒载量较低时也可能检测到。通过对粪便样本中的轮状病毒核酸进行扩增和检测,可以准确地确定是否存在轮状病毒感染,并且可以区分不同的轮状病毒血清型。

5.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的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如IgM和IgG。在感染轮状病毒的急性期,血清中IgM抗体通常会升高,恢复期IgG抗体滴度会有4倍及以上升高。但是血清学检查一般不能早期诊断,因为抗体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

轮状病毒性腹泻确诊过程中,要确保检测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符合要求,避免样本受到污染或变质影响检测结果。同时,不同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必要时可联合多种方法进行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