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月经的颜色为什么偏暗

2025.04.16 11:04

月经颜色偏暗的原因主要有血液氧化时间较长、子宫内膜脱落速度较慢、经血量较少、激素水平变化影响、子宫收缩力较弱,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氧化时间较长:月经血液在排出过程中与空气接触时间较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被氧化,颜色逐渐由鲜红变为暗红或褐色。尤其在月经初期或末期,经血流动缓慢,滞留时间增加,氧化程度更高,导致颜色更深。

2.子宫内膜脱落速度较慢:若子宫内膜分层脱落的速度较缓,脱落的组织碎片与血液混合后滞留宫腔,血液被部分吸收或分解,颜色会显得暗沉。这种情况常见于月经周期后半段或经量较少时。

3.经血量较少:当月经出血量较少时,血液在阴道内停留时间延长,与宫颈黏液混合后被氧化,颜色偏暗。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月经即将结束的阶段,或与个体体质相关。

4.激素水平变化影响:孕激素和雌激素比例失衡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厚不完全或脱落不彻底,使经血中混杂较多陈旧组织,颜色加深。激素波动也可能影响子宫收缩效率,间接导致经血滞留。

5.子宫收缩力较弱:子宫收缩力不足时,经血排出速度减缓,血液在宫腔内积存时间延长,氧化程度加重。体质虚弱、久坐或缺乏运动等因素均可能减弱子宫收缩功能。

月经颜色的变化是多种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判断。若伴随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