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围产期心肌病如何护理

2025.03.24 17:51

围产期心肌病的护理需密切监测心功能、合理控制液体摄入、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心功能:围产期心肌病患者需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评估心脏功能的变化。监测过程中需注意心率、心律、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家庭监测设备,如血压计、心率监测仪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适度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2.合理控制液体摄入:围产期心肌病患者需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限制钠盐摄入,避免高盐食物。同时,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以维持电解质平衡。患者应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建议少量多次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3.保持情绪稳定:围产期心肌病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通过音乐疗法、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避免其情绪波动过大,影响病情恢复。

4.遵医嘱用药:围产期心肌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护理人员应详细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监测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患者应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过量服用,确保药物疗效。

5.定期复查:围产期心肌病患者需定期复查,以评估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按时复诊,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复查过程中,患者应如实向医生反映自身症状,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围产期心肌病的护理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通过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