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RH阴性血怀孕溶血怎么办

2025.05.07 10:03

RH阴性血怀孕溶血需及时监测抗体效价、进行胎儿超声检查、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必要时宫内输血治疗、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监测抗体效价:通过定期抽血检测母体抗体水平,评估溶血风险。抗体效价升高提示胎儿可能发生溶血,需加强监测频率。若效价超过临界值,需结合其他检查判断胎儿贫血程度,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

2.进行胎儿超声检查:通过超声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间接判断贫血程度。血流速度增快可能提示中重度贫血,需进一步干预。超声还能评估胎儿水肿、肝脾肿大等溶血并发症,指导治疗决策。

3.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未致敏的孕妇在孕28周及分娩后72小时内注射,可阻断母体产生抗体。若已发生致敏,需根据抗体效价决定是否追加注射。该措施能显著降低下一胎溶血风险,需严格掌握用药时机。

4.必要时宫内输血治疗:胎儿出现严重贫血时,在超声引导下经脐静脉或腹腔输血,直接纠正贫血。手术需由经验丰富的团队操作,每2-4周重复直至胎儿成熟。输血可改善胎儿存活率,但存在早产、感染等风险。

5.选择合适分娩时机:轻度溶血可等待足月分娩,重度溶血需提前终止妊娠。孕34周后权衡胎儿肺成熟度与贫血风险,多学科讨论决定剖宫产或引产时机。出生后立即准备新生儿换血治疗,降低胆红素脑病风险。

RH阴性血孕妇需从孕早期开始系统管理,结合抗体动态变化与胎儿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现代医学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关键在于早筛查、严监测、适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