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儿童肠胃不好是怎么引起的

2024.12.03 11:33

儿童肠胃不好可能是由饮食不规律、食物过敏、感染、精神因素、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不规律:儿童如果经常暴饮暴食、进餐时间不固定或者过度节食,会打乱肠胃正常的消化节律。肠胃长期处于这种不稳定的工作状态下,消化液分泌失调,胃肠蠕动紊乱。例如,过度进食会使肠胃负担过重,消化不完全,容易引起积食、腹胀等问题。而进食过少则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逐渐减弱。要养成规律的进餐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

2.食物过敏:某些儿童可能对特定的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当摄入这些过敏食物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将其视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发起攻击,这一过程会影响肠胃功能。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肠胃黏膜充血、水肿,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确定过敏原后,严格避免食用含有该过敏原的食物是关键。

3.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是儿童肠胃不好的常见原因。例如,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毒会侵袭肠道黏膜,破坏肠道正常的微生态环境,影响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会释放毒素,刺激肠道,引起炎症反应,表现为发热、腹泻、腹痛等症状。要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避免病从口入。如果发生感染,需根据感染类型进行相应的治疗。

4.精神因素:儿童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精神状态下,会影响肠胃功能。是因为大脑和肠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神经联系,称为脑-肠轴。当精神状态不佳时,大脑会通过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变化影响肠胃的蠕动、消化液分泌等。例如,孩子面临考试压力或者家庭环境不和谐时,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情况。为孩子营造轻松、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非常重要。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对儿童的肠胃产生副作用。例如,抗生素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也可能破坏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如果孩子在用药后出现肠胃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看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鼓励孩子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增强肠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