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性脑病该如何治疗

2024.12.30 11:19

肝性脑病的治疗包括去除诱因、营养支持治疗、减少肠内氮源性毒物的生成与吸收、促进体内氨的代谢、调节神经递质等。具体分析如下:

1.去除诱因:诱因是导致肝性脑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及时控制感染,选用对肝脏损害小的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积极止血、清除肠道积血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阻止肝性脑病进一步恶化。

2.营养支持治疗: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以减少组织蛋白分解产氨。可给予高糖、低脂、适量蛋白饮食。对于不能进食者,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等,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改善肝功能,减轻肝性脑病症状。

3.减少肠内氮源性毒物的生成与吸收:清洁肠道可减少氨等毒物的吸收。可采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可口服不吸收的抗生素如利福昔明等。调整肠道微生态,可使用益生菌制剂,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减少氨等有害物质的产生,从而减轻肝性脑病的症状。

4.促进体内氨的代谢:可使用降氨药物,如L-鸟氨酸-L-门冬氨酸,能促进体内的氨代谢为尿素和谷氨酰胺而排出体外。谷氨酸钠或谷氨酸钾可与氨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而降低血氨,但使用时需注意血钾、血钠浓度。精氨酸可促进尿素合成而降低血氨,但在严重肝功能障碍时,其降氨效果有限。

5.调节神经递质:对于有躁动不安或抽搐的患者,可使用苯二氮卓类受体拮抗剂氟马西尼,能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意识状态。支链氨基酸制剂可纠正氨基酸代谢不平衡,抑制大脑中假神经递质的形成,对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精神神经症状有一定作用。

在肝性脑病的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肝功能、血氨等指标的变化。同时,治疗过程中要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损害或诱发肝性脑病的药物,如镇静催眠药、麻醉药等。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家属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