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小肠疝气是什么病

2024.11.08 14:36

小肠疝气是指腹腔内的小肠通过腹壁的薄弱区域突出而形成的一种疾病。

小肠疝气通常是由于腹壁存在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薄弱点或缺损,当腹内压增高时,比如长期咳嗽、重体力劳动、用力排便、举重等,小肠等腹腔内容物就容易通过这些薄弱处向外突出,形成可复性或不可复性的包块。患者可能会在腹股沟、脐部等部位出现突出的肿块,伴有坠胀感、疼痛等症状。如果小肠发生嵌顿,不能及时回纳,还可能导致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小肠疝气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以儿童和老年人较为常见。儿童多因先天性腹壁发育不良引起,随着生长发育,部分患儿可能自愈;而老年人则多由于腹壁肌肉逐渐萎缩、变薄等因素导致。对于小肠疝气,一旦确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可复性疝,可先观察或采用疝带等保守治疗,但如果病情反复或加重,或出现嵌顿等情况,通常需要手术治疗,通过手术修补腹壁的薄弱区域,以防止疝气的再次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避免增加腹内压的行为,保持大小便通畅,适当锻炼增强腹壁肌肉力量等,这对于预防和减少小肠疝气的发生及复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小肠疝气虽然常见,但如果不重视或治疗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