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的采集需注意无菌操作、采血时机、采血部位、采血量和培养瓶选择,具体分析如下:
1.无菌操作:采集血培养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污染。操作前需彻底消毒采血部位,使用无菌手套和器械,确保采集过程中不引入外界细菌。无菌操作是保证血培养结果准确性的关键,任何污染都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影响诊断和治疗。
2.采血时机:血培养的采血时机应选择在患者发热高峰前或发热时,此时血液中细菌浓度较高,有利于提高培养阳性率。避免在抗生素使用后立即采血,因为抗生素可能抑制细菌生长,导致假阴性结果。选择合适的采血时机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采血部位:通常选择外周静脉进行采血,如肘前静脉。避免从中心静脉导管采血,因为导管可能已被污染。采血部位的选择应考虑到患者的血管条件和操作的便利性,确保采血过程顺利且减少患者不适。
4.采血量:每次血培养应采集足够的血量,通常成人每次采集10-20mL,儿童根据体重适量减少。足够的血量可以提高细菌检出率,避免因血量不足导致的假阴性结果。采血量的控制是确保培养结果可靠的重要因素。
5.培养瓶选择:根据临床怀疑的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培养瓶,如需氧瓶和厌氧瓶。不同类型的培养瓶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细菌,选择合适的培养瓶可以提高培养阳性率,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感染性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治疗至关重要。血培养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手段,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操作规范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采血时机和部位、控制采血量以及使用适当的培养瓶,可以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关推荐
为什么会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
由于92%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均有原发性的心脏病变,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最为多见,...
2019-10-30 15:30:39 484次点击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多是由于外来的细菌、真菌、病毒等,直接感染心内膜或者是心室壁的内...
2019-11-07 14:41:12 479次点击
得了心内膜炎怎么治
心内膜炎的发生多数是有一个诱因,另外在心脏本身有一些解剖异常的基础上发生的。诱因...
2019-11-18 15:08:30 408次点击
心内膜炎的分类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特征,中毒症状明显、病程进展迅速、数...
2020-02-24 11:00:27 480次点击
亚急性心内膜炎能治好吗
除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所致的心内膜炎者外,多数患者可获细菌学治愈。但本病近期...
2020-02-24 11:09:49 148次点击
感染性心内膜炎吃什么药
感染性的心内膜炎。一般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
风湿性心内膜炎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区分
1.病因不同。风湿性心内膜炎是风湿热导致的,常累及心脏瓣膜,也可以累及心内膜、腱...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怎么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分为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两个类型。急性感染性心...
感染性心内膜炎会自愈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不会自愈的。因为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细菌,包括真菌,是不会自行消...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传染病吗
感染性的心内膜炎不是传染病。感染性的心内膜炎是细菌或者其他微生物感染造成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