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膜性肾炎尿蛋白高吗

2024.09.07 12:18

膜性肾炎患者的尿蛋白通常是高的。

膜性肾炎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之一。在膜性肾炎中,肾小球的基底膜受到损伤,导致其通透性增加。正常情况下,肾小球可以阻止大分子蛋白质滤过进入尿液,但当基底膜受损后,大量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就会从肾小球滤出进入尿液,从而引起显著的蛋白尿。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往往较高,部分患者可达到肾病综合征范围的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克。

这种大量蛋白尿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膜性肾炎的病理特点所决定的。膜性肾炎的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球基底膜,免疫复合物在基底膜上皮细胞下沉积,激活补体系统等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基底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随着病变的进展,基底膜的损伤不断加重,蛋白漏出也会越来越多。大量的蛋白尿不仅反映了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同时也会对机体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会引起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进而引起水肿、胸水、腹水等;另一方面,蛋白质的丢失还可能影响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长期持续的大量蛋白尿还可能加速肾脏疾病的进展,影响患者的预后。对于膜性肾炎患者,监测和控制尿蛋白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治疗目标之一。临床上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低盐饮食、预防感染等,以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