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腱索断裂怎么引起的

2024.12.31 08:17

腱索断裂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外伤、先天性腱索发育不良、黏液样变性。具体分析如下:

1.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心脏内膜,炎症反应可累及腱索。细菌产生的毒素和炎症介质会破坏腱索的组织结构,使其强度下降,最终导致断裂。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腱索断裂,需要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血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要评估心脏功能,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

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发生时,心肌局部缺血性坏死。由于心肌与腱索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关联,心肌梗死区域的异常牵拉或室壁瘤形成等情况,会对腱索产生过度的张力,超出腱索所能承受的范围,从而引发腱索断裂。治疗上要尽快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挽救濒死心肌,后期根据心脏功能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对腱索进行修复等处理。

3.外伤:胸部遭受直接的暴力撞击,如车祸、高处坠落等意外事故,外力可直接作用于心脏部位,使腱索受到突然的强力拉扯或挤压而断裂。这种情况下,需要紧急评估心脏整体损伤情况,对于单纯腱索断裂且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及时手术修复。

4.先天性腱索发育不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腱索的发育出现异常,如腱索纤细、结构薄弱等。随着心脏的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这种先天性发育不良的腱索难以承受正常的心脏负荷,容易发生断裂。对于先天性腱索发育不良导致的断裂,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矫正。

5.黏液样变性:黏液样变性可使腱索的组织成分发生改变,正常的胶原纤维等结构被黏液样物质替代,导致腱索的弹性和韧性降低。在心脏正常的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变性后的腱索容易断裂。针对黏液样变性引起的腱索断裂,需要综合评估心脏功能,必要时进行手术修复或置换相关病变组织。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胸部免受外力撞击,积极预防感染性疾病,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要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